材料学院本科实验报告及实验成绩评价规范
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[2019] 01号
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研究结果的文字记录和总结,实验成绩是评价学生动手能力、写作能力、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。为进一步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,规范我院本科实验报告的格式、评阅、收集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,特制定本规范。
一、实验报告的管理规范
(一)对学生的基本要求
1.按照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,原则上每个实验项目提交一份实验报告。
2.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,完成实验报告并交实验教师批改。
3.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,实验数据必须真实、有效,图像、谱图、曲线清晰。4. 分组实验或综合性实验,按实际情况实验数据可以共享,但要求每一个学生有一个独立的数据整理、分析与讨论,独立提交实验报告。
(二)对实验教师的要求
1.实验报告批改按百分制打分数,并对学生的出勤情况、实验质量作书面记录,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上。
2.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,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,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。如学生缺课、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,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。
3.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、实验项目、实验学生人数收齐,按规定整理:(1)每个实验项目抽取好、中、差三份典型实验报告,剩余的实验报告按学生学号顺序整理好,每个实验项目一份;(2)将该门实验课程的所有典型实验报告按实验序号整理成一份;(3)实验课程结束后对实验课程的完成质量进行分析总结,并提交一份分析报告;(4)将实验分析总结报告、整理好的实验报告统一交到材料学院教学实验中心,由中心统一安排装订、存档工作。
二、实验报告的形式要求
(一)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:
1.实验课程名称
2.实验项目名称
3.实验目的和要求
4.实验内容和原理
5.主要仪器设备
6.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
7.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
8.实验结果与分析
9.讨论、心得
不同类型的实验课程对实验报告可有不同要求,各个学科的实验报告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做适当的调整,但上述基本内容中的第1、2、3、4、5、8条为必须填写的内容。
三、实验成绩的评价
实验成绩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:实验报告和实验习惯。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90%,实验习惯占总成绩的10%。实验习惯包含实验前的预习、实验中的规范操作和实验后的整理、清扫。如果实验报告的成绩不合格或实验习惯成绩不合格,则该门实验课成绩评定为不合格。
材料学院教学实验中心
2019年8月21日
材料学院本科实验课程档案目录及附件.docx